e-POWER轩逸是位勤俭持家的好手,这在XRing油耗测试中得到了印证。日产e-POWER虽然结构简单,但节油能力丝毫不输竞品。得益于串联式混动架构,发动机更容易锁定在高效区间,拥堵工况油耗甚至具备一定优势。想要成为真正的“城市之王”,低油耗是敲门砖,平顺性和舒适性也不能落下。1.2L三缸发动机抖不抖?动力够不够用?整体来看,e-POWER轩逸的表现超越预期。
车子刚动起来,e-POWER轩逸就带来了惊喜。加速踏板终于不“蹿”了,响应却一点也没牺牲,起步过程平顺又果断。在城市中走走停停,e-POWER轩逸开起来就像台电动车,好开程度在同价位算得上出色。预期中的发动机抖动没有出现,若非提前知晓,你可能不会注意到e-POWER轩逸是一款三缸车。
在超低转速下,电机便可输出最大扭矩。温柔地驾驶e-POWER轩逸,你很容易得出加速猛、响应快的结论。不过,随着电机转速的爬升,扭矩输出通常会缓慢下滑,功率曲线则比较平坦。电驱动车辆大多采用固定齿比变速箱,叠加电机输出特性,开起来会感觉越踩越没劲。以日规版Note Aura e-POWER为例,EM47驱动电机的最大扭矩平台为0-3183rpm,最大功率平台为3183-8500rpm。
底盘方面,e-POWER轩逸的表现无功无过。悬挂调校整体偏向舒适,压缩阻尼不强,处理小颠簸得心应手。相比之下,复原(回弹)阻尼就显得有些强悍。通过起伏路时,车身先是舒缓地浮起,然后被迅速拉回地面,悬挂换向动作不够圆润。以家用车标准来看,侧倾控制相当不错,高速变道不会晃晃悠悠的。
机械素质方面,e-POWER轩逸相比普通版轩逸进步显著,特别是动力标定很有亲和力。但e-POWER轩逸终究不是驾驶者之车,一些细节还存在提升空间,例如转向手感、滤振表现。对于15万元的家用车,谈底盘质感未免有些吹毛求疵,但前排坐姿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e-POWER轩逸将动力电池布置在前排座椅下方,区别于绝大部分混动车型。高坐姿不仅限制了头部空间,还使坐姿偏离了理想状态。身高超过180cm的驾驶者可能对头部空间略有微词,需要把座椅靠背向后调些,才能缓解头顶的压抑感。好在方向盘调节幅度较大,稍稍弥补了坐姿缺憾。
编辑点评:随着e-POWER引入中国,“技术日产”开始了复兴之路。东风日产e-POWER轩逸来得有些晚,却完全有实力与丰田、本田正面较量。实测油耗看齐日系竞品,三缸没有对NVH造成实质性影响,动力表现甚至具备一定优势。当然,想要让消费者接受一套新的混动系统,只有产品力还不够。在家轿市场,口口相传才是热卖的硬道理。作为后来者,e-POWER轩逸走好了第一步,接下来的故事就需要时间来书写。
精彩内容回顾:
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,叠加上市权益,卖28.99万起,顶配还不到40万,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?友商这些“9字辈”的理想L9、问界M9、腾势N9都卖多少钱?你让他们怎么卖?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!这么一看,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。
全新揽境的焕新,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——它不再只是一台“能装”的SUV,而是通过空间、智能、动力的全面进化,
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,江淮皮卡亮相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命名为江淮悍途PHEV,新车具备硬派潮感外观、超级混动架构和强悍性能储备三大核心亮点,更是凭借1000N·m的扭矩储备一举成为首款扭矩破千的新能源皮卡,使其在动力方面全行业领先。
近年来,随着诸多自主品牌纷纷加入了“卷”这个阵营中,国内汽车市场可谓是“硝烟弥漫”,而BBA等一众豪华品牌也不甘示弱,全力研发新产品一同加入了“大卷”阵营中。随着梅赛德斯-奔驰宣布,将推出小号“g”级车型后,越野老大哥路虎也在悄然的研发“当家花旦”新车型。
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,福特展台直接“杀疯”了!这次车展,福特把展台变成了一个超大型户外主题乐园,完美诠释了“Fun天性,去野行”的理念,真的是创意拉满,让人眼前一亮!